中美贸易战升级 汽车业内称或利好中国车企
在美国政府4月4日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1333项、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%关税之后,同天下午,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,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、汽车、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%的关税。另外,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强调,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,另行公布。
记者注意到,中国此次拟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中,106项里有近30个税则号涉及汽车及汽车零部件,且绝大部分税则号为整车,其中包括:排量在1.5L以上的越野车、部分大排量小客车、“仅装驱动电动机的其他车辆”等。另外,该清单还纳入了汽车零部件“未列名机动车辆用变速箱及零件”。
多位汽车业内人士对此指出,此次清单主要针对从美国进口的整车,对在美国生产的进口车型影响较大,但这部分进口量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冲击有限;另一方面,这一举措如果实施,对中国汽车企业而言,属于利好。
数据显示,在2017年,中国自美国进口的整车为28.02万辆,占中国全年整车进口量的22%,对应的销售额为130.7亿美元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中国去年出口到美国的整车数量为5.3万辆,销售额仅为14.3亿美元。
一位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董秘对此指出,对部分未在中国国内建厂的美国车企而言,中国此项措施带来的影响较大。但对中国汽车市场而言,从美国进口的车型本身在中国市场占比较低,尤其是排量较大的美国进口车型,过去在中国国内销量不是很高,因此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较小。
某券商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,中国此次公布关税清单,短期会对国内汽车板块形成利好,因为前期市场担心在贸易战的压力下,中国会降低进口汽车关税,目前来看,这种担心暂时消除,对汽车板块的市场情绪有一定的修复。
资料显示,3月23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,基于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报告,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,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;4月4日,美国政府发布建议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,该清单涉及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部分,以汽车零部件为主。
前述分析师指出,中国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主要集中于轮胎、轮毂等,中美贸易战或将对这类零部件企业产生一定冲击。
数据显示,中国去年出口到美国的汽车零部件总额为170亿美元,从美国进口的零部件数额约28亿美元。一位中美合资车企人士表示,在汽车零部件领域,合资品牌只有部分零件需要进口。
日前,上市公司威唐工业公告称,公司专业从事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、研发、制造及销售,主营产品是汽车冲压模具和冲压件;公司对美销售的商品品类主要为汽车冲压模具及其相关产品,不列在美国关税清单内,此次美国相关贸易政策对公司影响甚微。威唐工业同时强调,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拓展力度。
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,在中美贸易战环境下,加大力度拓展其他区域市场,将是一种可行的应对策略。
前述分析师指出,从中长期看,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,尤其是汽车行业智能化、网联化、电动化的加速推进,中国正在加速追赶原先由美国等传统优势国家主导的市场,甚至逐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这给美国带来了较大压力,因此,中美的贸易摩擦不可避免。他进一步指出,中美贸易战的打响,有利于国内汽车行业优秀自主品牌向高端突破,利好国内合资品牌高端车型的销售。(刘宝兴)